《習式政治》 《習式政治》

《習式政治‪》‬

    • 10,99 €
    • 10,99 €

Publisher Description

“中國陝西梁家河――窯洞裡昏暗狹窄,散發著霉氣。門旁邊有一張鋪著蘆席的平板床。牆上遺留著綠色布袋和提燈――這可能是40年前被送到這裡插隊勞動、身形瘦長的北京男孩所留下的東西。”這是2011年2月17日《紐約時報》記者黃安偉發表的一篇有關習近平青春歲月文章的開頭,當時的習近平正加緊閱讀各種資料和文件,準備在2012年接替胡錦濤成為這個黨、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在毛澤東時代曾遭清洗、投獄,習近平自己則在1969年被下放到陝西梁家河勞動,當時他還只是個15歲多的小伙子。根據官方紀錄,他在這裡歷經屈辱、飢餓和無家可歸,睡在一個窯洞裡,工作包括築路、挑大糞。他被下放至農村時,曾感到困惑,但這段艱苦磨難的歲月,似乎也重塑了他的人格。

   

2015年的農曆春節,習近平回到了梁家河,《華盛頓郵報》記者西蒙•丹耶爾(Simon Denyer)以此“還鄉之旅”為起始,撰文分析了歷史記憶的創傷,究竟如何塑造了當前的習近平。

    

中國傳統常說“衣錦還鄉”,習近平再次回到梁家河,今非昔比,已不是當年那個蜷縮在窯洞裡的小夥,今日他已貴為中國最高領袖,重返梁家河等於功成名就後榮歸故里。然而,梁家河七年的歲月究竟讓習近平學到了什麼?丹耶爾認為,這段下鄉的經歷讓習近平足以自稱是“人民的一員”,但歷經的教訓卻也讓他打從心底不信任這些人。

    

兩個歷史創傷讓習近平選擇走與毛澤東和戈爾巴喬夫不同的道路:他抓緊所有改革進程的權力,他致力於打貪反腐,但他排除人民參與,因為他深怕若人民力量被釋放,最後會演變到黨無法掌握的失控境地。

    

習近平從不掩飾自己是個威權主義者,中國夢的政治理念就是重新煥發活力的威權主義。他盡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滿懷信心的國父形象。比起他的前輩們,他顯得不那麼拘謹,不那麼技術官僚。他也被外界普遍認為是鄧小平以來最強的一位中國領導人。

  • GENRE
    Politics & Current Affairs
    RELEASED
    2015
    12 May
    LANGUAGE
    ZH
    Chinese
    LENGTH
    254
    Pages
    PUBLISHER
    哈耶出版社
    SIZE
    45.4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