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恩怨》 《國共恩怨》

《國共恩怨‪》‬

    • CHF 10.00
    • CHF 10.00

Description de l’éditeur

國共雙方再度爭辯誰是抗戰的中流砥柱,都說自己才是抗戰主流。既然大家都是抗戰主流,那麼,誰是支流和逆流?


“八年抗戰”向來是從蔣介石以降每任國民黨領導人所強調的“成就”,而抗戰的中流砥柱,最早的這種說法是毛澤東在抗戰期間(1941年)說的:“共產黨領導的武力和民眾已成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此後,特別是中共執政後,成為中共所有專家學者的抗日功勞論之基石、不能越雷池半步的真理以及敲打對岸國民黨政府的主要工具,從而掌握並牢牢抓住了抗日功勞簿的話語權。


文革以前的說法一直是:抗戰八年,蔣介石躲在峨眉山,抗戰勝利後下山摘桃子。當下中共說法是,抗戰是中共中流砥柱,功勞是國共平分,一家一半。


中共一直說中國是反法西斯戰爭中東方主戰場。但1956年9月24日,毛澤東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們是一個支隊,不是主力軍。”


支隊如何打主戰場?主力部隊是誰?不是蘇聯就是美國。如果這樣一個前提和條件成立,那麼,處在國民政府領導下、屬於國軍序列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豈非支流中的小支流?


北京紀念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大閱兵上,習近平的講話只是籠統提到中國人民,沒有提到中流砥柱,更沒談及國共抗戰功勞如何劃分。


習近平這次講話中,沒有隨聲附和前人的錯誤論斷,發人遐思。

  • GENRE
    Politique et actualité
    SORTIE
    2015
    7 octobre
    LANGUE
    ZH
    Chinois
    LONGUEUR
    249
    Pages
    ÉDITIONS
    哈耶出版社
    TAILLE
    6
    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