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經典:心經新釋(三版) 心的經典:心經新釋(三版)

心的經典:心經新釋(三版‪)‬

Commentaries on the Heart Sutra

    • $5.99
    • $5.99

Publisher Description

★心的免疫力——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由經文、禪解、實踐的角度,解讀《心經》260字的智慧精髓。★從煩惱疾苦的此岸,到達沒有煩惱、永遠快樂、自由自在的彼岸。


聖嚴法師講《心經》實在太吸引人了,聽眾特別多,連走道都坐滿了人,本書收錄聖嚴法師宣講《心經》的精彩內容。


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心經》不但是最易學習、持誦的經典,更是一部最佳的佛學概論,可以掌握佛法根本義理,在生活中開顯出心的智慧,以智慧度苦厄,過充實而超越的人生!


《心經》禪解

貫通佛學思想與禪修觀念,提供許多禪修的觀念與方法,可應用於禪的修習。


《心經》講記

由《心經》開展出佛教的人類觀、宇宙觀及三世因果觀……等,以此契入佛法的智慧,使我們對外在環境及人生價值,建構出更為寬廣的眼界。


《心經》實踐

緊扣現代人的生活,應用佛法提昇生命,行住坐臥皆安然自在。


◆人類的生命是眾生之中最難得的果報◆


眾生可分有形的和無形的兩大類,在佛法中有六道眾生的分類法,人及畜生等動物是有形的,其餘四類均非肉眼所能觀察,所以是無形的。人在六道中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高的,但人類的身體是最可貴的。因為佛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在六道眾生中唯有人是能修行佛法的道器,即修道的工具。當我們還擁有人的身體時,要加以把握修行佛法;有朝一日變成為其他動物,或變成無形的眾生時,就難得有機會修行佛法了。


我們法鼓山養了一隻狗,牠在我們做早晚課時一定參加,但是牠只能坐在大殿門外,不能進大殿來。有人講我們那隻狗懂佛法、有善根,我卻不這麼認為。那是因為我們大家都在大殿上,牠很孤單,所以就在大殿外等我們、陪我們。我們念〈大悲咒〉及《心經》,牠會念嗎?我相信牠不會,最多覺得喜歡,已是善根福報。所以,做了人以外的眾生是很可憐的。


《心經》說的道理全是人的問題,是為「人」而講的。佛法是對人說的,因此得先得到人的身體,才有機會聽到佛法,懂得佛法,並且充分地修行佛法。譬如《心經》中所說的五蘊、十二因緣、十八界,全都是「人」才有此條件;人以外的其他眾生不具備五蘊、十二因緣及十八界那麼多的條件。


有些人認為做人很辛苦,不如一死百了,死了以後大概就沒事了。我說,死了不得了!因為死了以後,佛法未學,業報未了,是多麼地可憐!


◆度一切苦厄◆


《心經》所講的三世十二因緣,就是以十二個階段,說明人類生命從過去世到現在世,再從現在世銜接到未來世的連續現象。人類的生命即如此再生再死地一再循環不已,此乃所謂人的生命的三世循環。


因此,佛教徒的人生觀,應該是珍惜生命、積極生活的菩薩行。《心經》的智慧即是教我們如何實踐積極的人生觀,而又能超越於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自利。


簡單說,《心經》的內容是在說明人生的根源出自無明,生命的目的是為了成佛,生活的態度是要達到心無罣礙。因為有無明的煩惱,故而生死不已。如果「無明盡」,那就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成佛。而欲成佛,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心無罣礙。


我們如果有了《心經》的智慧,便能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照見五蘊組成的身心皆空,當然也就能除一切苦難。這自然是真的,不是假的,沒有置疑的餘地。

GENRE
Health, Mind & Body
RELEASED
2021
May 8
LANGUAGE
ZH
Chinese
LENGTH
208
Pages
PUBLISHER
法鼓文化
SELLER
BOOKWALKER TAIWAN CO., LTD.
SIZE
535
KB

More Books by Master Sheng Yen

Zen Life. 108 Adages of Wisdom Zen Life. 108 Adages of Wisdom
2015
楞嚴禪心 楞嚴禪心
2021
佛教入門 佛教入門
2022
菩薩行願:觀音、地藏、普賢菩薩法門講記 菩薩行願:觀音、地藏、普賢菩薩法門講記
2022
禪與悟 禪與悟
2021
福慧自在:《金剛經》講記與《金剛經》生活(三版) 福慧自在:《金剛經》講記與《金剛經》生活(三版)
2021